作者是 錢燕群執事
|
週一, 13 五月 2013 10:11 |
「在世間飄泊,孤身彷似浮雲,心底裡每思親添百感,父母恩千丈,一生把我護蔭,有若明燈驅黑暗,念往昔恩義,好比天際慈雲,開解我赤子之心,為我脫厄運,枕邊解我病困,更望神恩多指引。父母恩,勝萬金,春暉寸草心,推衾送暖,舐犢情深,盡孝守本份,此生遵照父訓,盼望神恩多福蔭」。以上是歌神許冠傑主唱的「父母恩」的歌詞。字裡行間把父母養育我們的恩情表現無遺。另外,陳百強主唱的「念親恩」,蕭芳芳主唱的「世上祇有媽媽好」,都寫得淋漓盡致,唱出母愛的偉大。他們三人都是出色的歌手,也是我們年代的歌唱家,我非常喜歡聽。
|
閱讀全文...
|
|
作者是 文詠藻執事
|
週一, 06 五月 2013 10:35 |
你是否覺得一個基督徒大可避免墮進陷阱裡!他們不是會自然懂得與人和平共處!基督徒往往覺得別人不及自己成熟!實際上我們仍是一個罪人,有人性的軟弱,我們仍會不去承認自我的錯誤,心底裡總想維持自尊,也不接納別人的弱點。基督徒也會看不見自己同樣有著別人所擁有的問題!
我們都希望找到完美的教會,但事實上任何教會都有各自的問題,其中某種分類,正反映著會眾的狀況,我們也要察看自己是屬於那一類。一個「消費者」會去尋找喜愛的東西與服務,按喜好去參加某些聚會,視自己的時間表為重要而出現遲到早退。一個「參與者」是投入聚會當中,他們參與其中,是有份於敬拜裡、有份於彼此的關顧裡,他們不吝嗇所付出的,並享受其中,視教會的聚會為重要而只有早到遲退。
|
最近更新在 週二, 07 五月 2013 15:41 |
閱讀全文...
|
作者是 鄭庭展牧師
|
週一, 22 四月 2013 10:09 |
箴言24:25「好施捨的,必得豐裕;滋潤人的,必得滋潤。」
箴言19:17「憐憫貧窮的,就是借給耶和華;他的善行,耶和華必償還。」
這兩則經文給我們一份確定的應許,就是神答應過我們承諾過我們,誰願意施與的,他必定有豐裕的回報;誰願意去滋潤別人的,他必得到滋潤;誰願意去憐憫貧窮人的,他所付出的,其實是借給了神,他這種美善的行為,耶和華神將來必定償還。地上的觀念是,你將自己擁有的付出,便是不折不扣的少了沒有了,甚至會損失了;但原來從屬靈的角度,你將自己擁有的施與給別人,你遲或早會有豐裕的回報;你給別人一點「及時雨」的滋潤,遲或早你必被潤澤;你對貧窮缺乏不足者伸出憐憫之手,他們並不能報答你,但上主終會雙手奉還給你。
|
閱讀全文...
|
|
作者是 湯姑娘
|
週四, 02 五月 2013 15:36 |
曾有未信主者提出信仰上的問題。他們的問題其實和80後,甚至70後學生的問題很像:「神真的存在嗎?有證據嗎?那麼其他的宗教呢?真的有來生嗎?為什麼聖經對罪的定義這麼嚴苛?和自己愛的人同居,真的有罪?我感覺不到有神!」等等。
信徒必須首先知道自己信甚麼,然後才能知道如何回答。如果我們對自己所信的內容,沒有真正地認識,他就無法堅定自己所信的是否可信,和確信。基督教傳到今天,基本上是靠當時見證耶穌基督復活的證人,及其證詞(福音書,新約書信等)。我們並沒有太多其他的證據。我們沒有耶穌復活的直接證據,我們無法證明那空墳墓就是耶穌的墳墓。就算能證明,我們也沒有辦法證明耶穌是復活,而不是身體被移走了。我們有的只是一群目擊證人,他們寧願為自己所見的事實犧牲生命,也不肯改變證詞。
|
最近更新在 週二, 07 五月 2013 15:43 |
閱讀全文...
|
作者是 郭鳳儀姑娘
|
週一, 15 四月 2013 10:12 |
在舊約,錢財常是耶和華 神對合心意之人的獎賞,如約伯,亞伯拉罕等;而在新約,耶穌周圍一看,對門徒說:『有錢財的人進 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。』(馬可福音10:23) 究竟金錢當小心翼翼處理,避免事奉『瑪門』,或看它如中性工具,供人安心使用,甚或期待 神的獎賞。作為神學生,常提醒自己不要看金錢,只單單仰望 神,不自覺地對金錢產生輕視的看法,但現實的困難,被迫使每天計算手中金錢。神察看人心,並為人度身編定要學習的功課。
|
最近更新在 週六, 27 四月 2013 15:30 |
閱讀全文...
|
|
|
|
|
頁 79 總共 11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