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是 陳偉國執事
|
週一, 20 七月 2020 14:39 |
不知不覺在佐敦浸信會聚會已有二十多年光景,這些年間見證着教會的變遷。從佐敦道舊址遷往寶時商業中心四樓,並於十多年前,從四樓的半層擴展至現在三樓全層。傳道同工由一位義務堂主任,在短短十多年間增加到六位(3位教牧同工、1位中心主任、2位幹職同工),確實看到神給予教會很多恩典。而我個人在佐浸家這段日子,經歷神很多恩典和造就,神讓我在教會內參與不同的事奉崗位,給予我機會經歷神的大能和教導。 |
最近更新在 週一, 20 七月 2020 15:50 |
閱讀全文...
|
|
作者是 王倩儀執事
|
週六, 20 六月 2020 12:47 |
想不到因疫情影響下,我們要超過120天沒有見面了。未知你是否已慣於參與網上崇拜?或已適應了網上開小組?再一次返到教會參加實體崇拜,你的心情又如何呢?還是你仍留戀於網上的聚會?甚至已失去了返教會崇拜的意欲呢?
我真是深深感受到這份難捨難離的心情,本年2月份疫情漸趨緊張,教會也不得已要舉辦網上崇拜,但心情是沉重卻又期待的,因為一切難阻都不能叫我們停止聚會,我會非常專心投入崇拜當中,跟主席一齊讀經,望著詩歌一同頌唱,到牧師祝福的時候我也會一同站立祈禱領受,總言之一切如常。感謝主,我已培養了一個良好的習慣,每主日十時正已安靜預備心靈參與網上崇拜,但漸漸地當一切變成習慣,模式變成僵化,連最基本的敬拜意義也忘卻了。在這種安舒的狀態參與網上崇拜,省時方便,有時候也令我這個大忙人覺得很有效率!
教會已開始查考聖經《以斯拉記》,一班被擄的猶太人也經歷掙扎於準備回歸聖殿的日子;而我們也正陸續準備回歸教會的好時光,你準備好未?還是你仍習慣安於現狀? |
閱讀全文...
|
作者是 黃美儀執事
|
週四, 14 五月 2020 15:42 |
在準備牧函時,想起多年前也寫了一封以媽媽為題的牧函,看著又回味內容,再來延續分享。
我的媽媽是一位頗典型的家庭主婦:對丈夫尊重、對子女愛護、對家庭全程投入,從來很少為自己著想。這從喝湯、挾餸:好的留給子女,餸頭餸尾留給自己可看出來。
媽媽說話永遠都是陰聲細氣,幾乎聽不見她說話的內容。她很少表達自己的需要或喜好。直至2005年,她信了耶穌,轉變漸漸出現了。
她說話大聲了,與其說她大聲了,那倒是她自信多了!從與爸爸去學福音粵曲開始,她學習了運氣,也開口唱歌;更重要的是,她開始「逆」爸爸的意思。
她多了節目更有她的生活。她在教會參加小組、崇拜後與組員一起午餐;有時也要出隊去探訪、唱福音粵曲、參加佈道會,亦到長者中心報讀課程,生活相當充實,起了好的變化。 |
閱讀全文...
|
|
作者是 李永威執事
|
週四, 26 三月 2020 11:20 |
佐浸四月起會一起閱讀主題書《隨時候命》,講述女宣教士許德理精彩傳奇,滿有神蹟恩典的宣教人生。故事先介紹父親栩樹葉宣教士,才引入許德理;就像倚天屠龍記,先介紹父親張翠山,才引入張無忘;又或者像福音書中,先介紹施浸約翰,才引入主耶穌。
故事起首以幾副親手製作的小棺木,帶出宣教士的辛酸。我一再閱讀,淚雨再三灑下,才能釐清許德理死了多少個親生兄弟姊妹。沒有任何事比死亡帶來更深刻的經歷,然而死亡沒有嚇怕栩樹葉的宣教心,反而燃點他隨時候命的火熱,甚至讓下代薪火相傳,讓女兒成為更多人的祝福。
書中沒有爆炸、追逐、打鬥或槍戰場面,但處處值得細味咀嚼,留有餘韻。神蹟處處,甚至看完之後會發問一句「係咪真架?!」。我相信神蹟是真的,但更令我動容的是,許德理那種喜樂積極,堅毅不屈,隨時候命,以主愛感染他人的豐盛生命。 |
閱讀全文...
|
作者是 陳健德部長
|
週一, 16 三月 2020 17:14 |
已經差點忘記了,忘記了今天是第幾個網上敬拜的主日:教會的彩色琉璃、一起唱詩守餐的日子、還有一張張熟悉的面孔…,隨而代之,是家中默默觀看崇拜,Zoom的視像聚會,以及個別老友小組的問候和分享…。隨著日子過去,你有甚麼感受?猶記得個多月前在Zoom看到組員的時候,心裡嘀咕,感覺彷如隔世,看到組員灑淚,內心實在酸澀;最近時常諗,上帝在瘟疫裡要給我看到甚麼?
|
最近更新在 週三, 18 三月 2020 15:57 |
閱讀全文...
|
|
|
|
|
頁 5 總共 2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