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是 鄭蘭英姑娘
|
週三, 19 六月 2019 15:56 |
原本要以“父親形象”為題撰寫今週牧函,但因【逃犯條例】引起和平集會,及後更演變成騷亂,警方與示威者發生嚴重衝突,使多人受傷,作為牧者不得不也學習為此作出反思及回應。
先請大家原諒我的無知,因為我一向對政治、社會議題不太認識,我喜歡尋求“心靈”深層對話的人,故此,儘可能在重要事上要表達意見或立場的時候,傾向喜歡思考因由、動機及意義;在沒有太多知識之下,也沒有預設和偏頗的原則下,我真的很想問:「我完全唔明白,為何特首在6.9有那麼多人(民陣說103萬人,政府說24萬人)遊行後,仍要堅持通過這條例,這對她本人、對中國、對香港有甚麼益處,究竟特首背後的動機是甚麼?受到某些壓力被迫順服?假如將條例暫緩、或先擱置再整理,豈不對大局,或對她本人都更有利嗎?」當然也許我問這些問題未必可以找到絕對的答案,又也許日後由歷史學家搜證後再作定論。 |
閱讀全文...
|
|
作者是 鄭蘭英姑娘
|
週四, 30 五月 2019 11:44 |
上月看了「淪落人」這套電影,內容講述男主角因工傷意外半身不遂,要在輪椅上渡過餘生,太太離開家庭,兒子不在身旁,孤單一人前路灰暗。菲律賓女生為了生活,無奈放棄當攝影師的夢想,離鄉別井來到男主角的家當菲庸姐姐。二人同是天涯淪落人,竟然發展出一段情。當中他們之間的主僕之情、或被誤會的男女之情,我認為更崇高的是,人與人之間單純而彼此尊重和愛的情感關係。
整個電影的畫面,是取自公屋的背景,經過攝影效果,呈現出一份浪漫、自然的美景,從新的角度看居住公屋都可以很浪漫!電影中有少部份粗口,帶出既現實又攪笑的效果,並且帶出人與人之間的關懷,原來可以不只是物質,不論身份、不分國藉;這豈不就是聖經所說的基督以自己的身體,在十字架上滅了人與人之間的冤仇,使兩下歸為一體,叫人學習彼此相愛的功夫! |
閱讀全文...
|
作者是 劉碧嬋執事
|
週三, 15 五月 2019 16:13 |
4歲的孩子與同伴玩捉迷藏被捉後,坐在地上撒嬌;6歲的孩子與媽媽下飛行棋輸後,大發脾氣、大哭不止;作父母的你們,有沒有遇過以上的情景?
失敗乃成功之母
中國人有句諺語「失敗乃成功之母」,像是老生常談,但對孩子的學習其實十分重要!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上,我們必然有贏有輸,贏了固然開心,但輸了其實也有得著。外國有一個研究報告指出,當經常讓孩子贏得比賽時,他們很少留意過程。在現實生活中,當父母經常擔心孩子輸而「讓賽」,孩子就會忽略身邊一些重要的資訊和致勝的關鍵,因為他們以為觀察身邊的事物跟自己的成功無關。因此,父母與孩子比賽時,不一定要「讓賽」,贏得多的孩子其實未必能掌握「贏的秘訣」。
人生路時而崎嶇難行,時而平坦順遂,這是永恆不變的道理。那在我們的生活中,如何讓自己的孩子能坦然面對失敗,擁有「輸得起」心態,並且不停的向前進? |
閱讀全文...
|
|
作者是 鄭庭展牧師
|
週二, 21 五月 2019 10:03 |
公假黃昏,說服一家人去球場打排球和羽毛球,輕輕鬆鬆運動,舒展筋骨。排球場內見有一對可愛的小兄妹,1至3歲左右,跟著爸爸學踢波,小妹胖胖的,走起路來煞是可愛。這情景勾起我的回憶,兩女兒年幼時,也是這樣趣緻得意。但日子過得真快,她倆已亭亭玉立,不再痴著父母,她們有自己的世界了;有時我講多一句或問多一次,她們也嫌我囉嗦兼長氣。當晚使我想起這首歌《時間都去哪兒了》,甚有感觸,歌詞如下:
「門前老樹長新芽,院裡枯木又開花,半生存了好多話,藏進了滿頭白髮。
記憶中的小腳丫,肉嘟嘟的小嘴巴,一生把愛交給他,只為那一聲爸媽。
時間都去哪兒了?
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,生兒養女一輩子,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。
時間都去哪兒了? |
閱讀全文...
|
作者是 Tim Sir
|
週六, 04 五月 2019 11:20 |
當整理這篇個人介紹時,讓我有一段安靜時間回憶以往參與佐浸事工和聚會的片段,到上任後接觸過的弟兄姊妹分享,以至自己身邊認識的牧者和友人,如廣東話一句慣用語—「世界真細小」來形容我和佐浸的人與事之間接觸點。現藉「關係」和「價值觀」這兩個向度來介紹自己:
關係--
家鄉 潮州汕頭,一名識聽唔識講潮語的已婚長子,一家四口,長子小三,幼女高班。 |
閱讀全文...
|
|
|
|
|
頁 30 總共 11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