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是 黃美儀姊妹
|
週一, 09 十月 2017 11:42 |
「所以在基督裡若有甚麼勸勉、愛心有甚麼安慰、聖靈有甚麼交通、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、你們就要意念相同、愛心相同、有一樣的心思、有一樣的意念、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。凡事不可結黨、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.只要存心謙卑、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。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、也要顧別人的事。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。」(腓立比書2:1-5)
很喜歡這段經文,除因為3-5節是舊團契(以前稱為「青年助道會」)的團訓外,這經文也說明了我們作主門徒的行事、為人。「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,也要顧別人的事。」這句更清楚教導我們不要單單只聚焦在自己一人/家人的事上(對自己的事,當然要重視,但不要只是全副心思花在顧念自己的事),其他團友或教友有需要的話,我們不能視而不見,也要關心及以行動回應需要。 |
閱讀全文...
|
|
作者是 鄭蘭英姑娘
|
週一, 25 九月 2017 11:35 |
在我的原生家庭中,男生比女生多許多特權,例如不用做家務、雞脾必定屬於男生的、成績不理想不重要,會為男生請私人補習,而且將來也可以得到父親的產業,而女生就不用讀書,也不會分得任何產業;傳統的觀念是女生出嫁後就是人家的東西,這叫“蝕本貨”,母親形容我和姊姊,出嫁後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。所以,婚後每逢回娘家吃飯,母親必會煮我最喜愛吃的東西,而且為我盛飯盛湯,她說:「客人要好好招待」。
諷刺的是我最大的哥哥,他們第一胎生來的是女生(對大嫂和大的姪女,帶來許多深遠及負面影響),我是細女,第一胎生出來的就是男生,當年姊姊對我說:「你好叻,生第一胎就是男的。」我不懂回應,但心想情願生的是女生,後來才明白,原來當時內心充滿憤怒,不屑他們重男輕女而產生的反應,這些觀念也影響著自己如何對待家中的三個男生,每逢丈夫身體不適,心裡自然就會想“你是男人,小小不舒服算得甚麼”;對待兩個兒子,我都認為他們是男生,越快獨立越能成大器;我反對重男輕女的觀念,卻又沒察覺也被這傳統文化滲透了。有句話說:「能力越大責任越大」,男人若果認為自己要比別人或女人強,那麼他承擔責任的壓力也相對地更大。 |
閱讀全文...
|
作者是 吳健暉牧師
|
週一, 11 九月 2017 11:42 |
上月,有機會與四位神學院同學相聚晚膳,席間有兩位同學即將走上全職宣教士之路,大家更把握機會,訴訴離情。回想我們五位弟兄入讀神學時,對當時入學年紀漸漸老化的建道而言,算是年輕,入讀時四個都是單身,畢業時無獨有偶,五個都回到自己最熟悉的母會事奉。十年轉眼已過,老實說,成敗也不容易衡量,工作穩定、忠心事奉、不離不棄,卻是不容置疑。
牧會經年,大家都經歷過教會不多不少的大小風波,有些固然是時勢所趨,有些卻是個別堂會的獨特經歷,當中自然有喜有悲,不足為外人道,直如傳道書第三章所言︰「生有時,死有時;栽種有時,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;哭有時,笑有時;哀慟有時,跳舞有時;喜愛有時,恨惡有時;爭戰有時,和好有時。」 |
閱讀全文...
|
|
作者是 王倩儀執事
|
週一, 18 九月 2017 17:36 |
我從小的志願就是做「非比」。究竟「非比」是什麼?
「我對你們舉薦我們的姊妹非比,她是堅革哩教會中的女執事。」(羅十六1)她專來幫助很多人,有執事所需的資格:有好名聲,端莊,不說讒言,有節制,凡事忠心。
非比被保羅稱為「我們的姊妹」,可見她在保羅和信徒的心目中,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,與弟兄們有同等的權利,她是新約中唯一提及的女執事。她熱愛助人,也幫助了保羅。根據史學家的研究,羅馬書是保羅托非比親身帶到羅馬去的,我們都知道羅馬書是保羅所寫十三本書信中最重要的一本,馬丁路德曾稱之為聖經中的聖經。這本書信曾帶給當時的教會莫大的恩典,也帶給歷代信徒極大的屬靈祝福。 |
閱讀全文...
|
作者是 Tracy姑娘
|
週四, 31 八月 2017 14:40 |
記得三年前要把初中的少年人從BYC中分別出來,成立一個新的小組,是因為在兩年的觀察中,發現較年幼的你們有著不同的性格特質,需要不一樣的成長空間。雖然當初只得三、四人能穩定出席,但仍抱著開荒的心態試一試。
面對你們,總有種虧欠的感受,因為自耶子兵成立至今,礙於時間與能力上的不足,能給予你們的時間和資源也是相對較少。成立三年的時間,我也是自上年年中開始,才能每個星期六跟你們相聚(在此感謝Michelle在成立初期的協助,也感謝翠姿過去一年有多的時間,擔任耶子兵的主要導師,把你們凝聚起來)。 |
閱讀全文...
|
|
|
|
|
頁 42 總共 113 |